苍松为幕、丰碑为书
清明时节
全市大中小学校
将传统清明祭扫与沉浸式思政教育
深度融合
在烈士陵园
开启"行走的思政课"
以"祭英烈护丰碑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
通过扫墓瞻仰、情景剧展演
红色故事讲述等多种形式
创新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体验中代代相传
行走思政课堂 厚植爱国情怀
4 月 1 日,晋城市凤台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师生踏上 “行走的思政课” 之旅,徒步前往晋城市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们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敬献花篮、集体默哀、少先队员献词、重温入队誓词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仿佛将师生们拉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真实的历史场景与生动的讲解,让红色教育鲜活起来,激励着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奋勇前行。
阳城县次营镇固隆中小学部分师生齐聚烈士墓前,大家手持鲜花,神情凝重。师生们向烈士献花、默哀,深切追忆为国捐躯的英雄杨秀全。教师代表现场讲解英烈事迹,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同学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多样活动 传承红色血脉
晋城市实验中学围绕 “清明追思英烈 薪火相传勇担当” 这一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主题班会、剧目表演、扫墓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和感悟;剧目表演中,学生们生动演绎革命故事,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深入理解孝悌、追远等文化内涵,鼓励他们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晋城市红领巾讲解员为参观烈士纪念馆的师生讲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从珍贵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历史图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生动的讲解,使先烈们为民族解放无畏冲锋、坚守理想信念的故事鲜活起来,让广大少先队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经典诵读 弘扬先烈精神
晋城市中原街小学组织开展 “行走的思政课”—— 缅怀先烈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设立 “追思・致敬”“感悟・传承” 两大板块,通过开展扫墓瞻仰、主题班会、经典诵读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感悟,在仪式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教育从 “课本” 走向 “生活”,从 “缅怀” 升华为 “行动”。
国旗下思政课 传递家国情怀
城区古矿小学开展法治安全教育与大思政课主题教育。升旗仪式后,大队辅导员在国旗下,为全校师生讲述王二小、小萝卜头等先烈故事。“13 岁的他把敌人引入八路军埋伏圈,自己却永远倒在了山间的岩石旁,他是王二小;8 个月大的他就随父母被关进监狱,牺牲时年仅 8 岁,手里还攥着一截铅笔,在狱中坚持学习,他是小萝卜头……” 张老师生动的讲述,将课本上遥远冰冷的名字化作一个个有血有肉、为了国家无畏牺牲的鲜活生命,用先烈故事引发学生共鸣,用 “小故事” 传递 “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