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落实“三新”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
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要求
助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7月18日至8月1日
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
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
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在山西太原分期举行

此次培训活动按学段学科分五期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近500名一线教师、教研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义教段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实际,特邀省内外命题专家及一线教学名师组成授课团队,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策略、跨学科教学设计、学业质量评价、大单元教学实施、中考命题策略等关键内容展开系统培训。
01
语文学科
涵盖教学活动创新、群文阅读指导、习作评改策略、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等内容,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质。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李海容老师指出,群文阅读教学要围绕一个开放性、可议性的议题,甄选一组结构化文本,开展一场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阅读活动。

史云波老师系统阐释了围绕课标理念、选文本色与情境设置三大核心展开的中考命题原则及具体方法,并聚焦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清晰阐述了其三大关键维度——目标清晰、过程优化、评价创新。
02
道德与法治学科
聚焦法治意识启蒙、责任担当培养、生活化教学实施,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睿老师深入解读教育评价改革趋势,剖析道法学科发展方向,聚焦教材分析与教学创新,为教师实践研究提供方向。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方丽敏主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比对教材知其然,比对课标知所以然”的重要性。同时,她强调要注重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做到“回望生活见实然,丰富生活见应然”。
03
历史学科
围绕历史教学主题导向、历史叙事、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以史育人”的价值引领。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周继荣老师指出新教材突出唯物史观、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防安全、民族共同体五大教育主题,教学需坚持素养、结构、活动、标准四个导向。

北京市通州区研修员邢红杰直观解读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义,分享了北京市优秀课例,并针对“学科平衡难” 等问题提供具体对策。
培训采用“理论细致讲解、课例深入研磨、分组交流讨论”的全方位模式,保障老师们全程深度参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专家们的分享既有“仰望星空”的理论高度,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指导,大家将带着收获与思考,继续深耕晋城教育这片沃土,让核心素养在每一名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塑造时代新人的坚实力量。




此次义教段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有助于教师深化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理解
明确专业发展路径
掌握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提升高效课堂打造能力
通过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效能
推动区域内教学理念更新
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质量升级
为我市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