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新优质初中学校内涵发展提升
8月16日-23日
晋城市新优质初中建设质量提升项目
暑期培训顺利举办
本轮培训设5大类14项内容,分别在市区12所新优质初中项目学校开展,全市25所新优质初中的分管校长、项目负责人及教师共计2210余人次参加了为期8天的培训,培训聚焦 AI 教学、学校治理、学科融合等核心议题,邀请省内外专家带来多维度专题指导,为初中教育质量提升蓄能。
教育数字化赋能专题培训

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8月17日,以“优化治理体系,建设理想学校”为主题的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晋城四中举行。

上午,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贺斌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从体系构建原则、机制设计关键和方式运用策略三方面给出了学校治理的优化建议,并指出了建设优质初中学校的成功要素。

下午,北京十一学校王跃东博士从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变革推进入手,详细解读了《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使在场学员切实感受到十一学校办学的科学、规范与先进。接着他就选科走班、学校管理结构及职责、校本教研、命题诊断、学生诊断、新老初三交接等涉及学校具体运作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教育评价改革专题培训

8月18日,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战略中心原主任汪华英在颐翠中学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专题培训,她重点解析了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并组织参训人员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开展研讨,为新优质初中创建中科学评价体系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思路。
学科教师主题培训
8月19日-22日,初中9大学科教师主题培训在各学校开展,14名专家将前沿理论与生动案例相结合,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柳玉芝老师围绕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使用开展专题讲座。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李斌老师开展《‘双新’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和《教材、新课堂、新中考》专题讲座。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石颐园老师开展《明析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把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专题讲座。

山西省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常青老师结合多个项目化学习案例对七、八年级教材进行了细致解读。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张学卫老师开展《深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和《初中英语新教材解析和教学建议》专题讲座。

太原市万柏林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董建设老师开展《素养落地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科融合》专题讲座。

晋中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石慧萍老师从聚焦核心素养落地、详解大单元教学、指导试题命制、开展问题课例分析四个方面开展专题讲座。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历史教研员周继荣老师开展《心中有课标 用好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和《聚焦新教材 确立重点问题》专题讲座。

山西省实验中学的朱树苗老师开展《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许志红老师从新时代、新课堂、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五大维度开展专题讲座。

山西省中考化学命题组核心成员吉赵凯老师分享了新课标、新中考背景下素养立意的试题命制思路,并给老师们展示了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范例。

长治市实验中学生物学科组组长宋雪梅老师围绕新版生物学教材展开深度解析,从六个核心维度系统拆解教材革新要点。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生物学教研员崔四君老师开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难点内容解读及实施建议专题讲座。

太原市迎泽区物理教研员陈红梅老师开展《让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探讨》专题讲座。
课堂教育教学专题培训

8月23日上午,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原主任赵学昌在凤鸣中学开讲。赵老师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为题,结合自己多年一线工作的感悟和从事教研科研工作的收获,利用大量典型案例,从课堂教学的价值引领、设计、实施与评价四个维度做了分享,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培训

8月23日下午,山西省实验中学原校长孙秀梅老师在晋城市实验中学开展《以学校为圆心 体系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与实践》专题讲座。孙老师从新时代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切入,系统解读协同育人的新任务、新要求,重点阐述学校主导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体系化建构逻辑,并结合实践案例分享协同育人的具体探索经验。
在交流中碰撞思想
在研讨中启迪智慧
本轮系列培训活动反响热烈
成效显著
帮助参训学员
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理念
凝聚了发展共识
为推动新优质初中质量提升项目稳步推进
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促进晋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