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教育要闻

我市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09-30信息来源:晋城市教育局编辑:靳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

落实新时代

立德树人工程建设新要求

推进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改革创新

切实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9月24日至9月29日

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专题培训班

在“中共第一城”

阳泉市顺利举办

市直学校负责思政工作的分管领导

全市思政骨干教师

参加了培训



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专家引领、实践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借鉴重庆、江苏、北京等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的创新经验,全面提升思政教师对思政工作的认知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共同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一体化实施路径聚智赋能。



实践教学:弘扬抗战精神




2025年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亲临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前往阳泉市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指出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加培训的思政课教师前往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在庄严肃穆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学员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深远意义和时代要求大家一致认为,要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生动鲜活案例和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



专家引领:把准前进方向




本次研修班邀请国内知名思政教育专家,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解读。专家们从大思政课建设的区域创新实践、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系统构建等角度,为探索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小学阶段注重道德情感启蒙,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侧重政治素养提升,大学阶段聚焦使命担当培育,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一体化育人格局。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韩华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秦慧源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的四维路径:

从领会精神到精准落地》


江苏省扬州市教科院

副院长 王恒富

“三融三有”打造新时代“运河思政”金课》


北京史家小学

教学副校长 郭志滨

《打通、融通、贯通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德育科科长 张瑞丽

《红岩大课堂——

“大思政课”建设的沙坪坝实践》


晋中市思政课一体化专家指导组成员

石慧萍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构建育人新格局》



学研结合:共绘育人蓝图




研修班创新采用“问题导向-案例研讨-成果生成”的学研结合模式。老师们针对各学段思政课内容衔接不畅资源分散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开展学段间集体备课整合一体化教学资源、构建教师交流教学机制等建议,有效推动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成功的转化。



心得体会


此次研修,将“思政课一体化”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从韩华教授对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擘画,到张瑞丽科长“红岩大课堂”的区域实践创新,再到百团大战纪念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现场,我深刻体会到,思政课绝不能囿于课本与教室。它需要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大中小学的螺旋式衔接;更需要走出校园,将地方特色文化、红色地标等鲜活素材转化为育人资源。作为初中教师,我将努力提升站位,以更系统的思维、更开阔的视野,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路径,真正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实验中学教师  焦圣施



此次培训如一场思想的“深耕”。跨学段专家的碰撞打破了教学“壁垒”,从小学“启蒙善念”的故事化教学,到中学“明辨事理”的思辨式引导,再到大学“胸怀家国”的使命性塑造,清晰的育人脉络让我读懂:思政教育不是孤立的“点”,而是贯通成长的“线”与“面”。我也意识到,真正的思政课一体化,不仅是内容的衔接,更是价值引领的层层递进,需将红色基因、文化自信等内核,化作不同学段学生能感知、能认同的鲜活养分。

         

未来教学中,我愿以此为起点,做思政教育的“铺路石”,在学段衔接处下功夫,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定盘星”。


——晋城爱物学校教师 薛傲蕾



专家们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准分析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知识,让我不仅明晰了政策方向,更理解了一体化建设的核心逻辑,为后续工作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红岩大课堂”、“运河思政”等鲜活案例极具启发,让抽象理论有了落地抓手,让我看到了红色资源与地方文化转化为思政素材的路径方法,对一体化的模糊认知也变得具体清晰,解决了“理论难落地”的困惑。


 研修不是终点,而是思政育人提质的新起点。我们会将研修所思所学所获融入晋城实际,以政策理论为指导,统筹校社资源、衔接学段育人,切实把研修所得转化为推动区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的实操;切实把先进经验融入日常教学,让思政课有温度、见实效,用心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晋城二中副校长 安旭光




此次研修之行,使我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殷殷嘱托与思想伟力,对“大思政课”建设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有了更透彻的领悟。


我校将积极转化培训成果,健全思政工作协同机制,以“太行铸魂 德润晋城”品牌为引领,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足迹”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将太行精神、古堡文化等地域特色融入育人实践,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让思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焕发活力。


——中原街小学副校长 李鹏




下一步

晋城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培养

拓展社会实践资源

着力培育“太行铸魂 德润晋城”

具有晋城辨识度的思政育人品牌

以思政课改革创新

夯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之基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努力培养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