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县校动态

争创国家级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区 谱写泽州教育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09-27信息来源:泽州县教育局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针对我县农村学校占比大,农村家庭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2020年,我县积极申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区,31所学校(幼儿园)列入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校。


























9月22日,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泽州县示范区创建推进会议在海天大酒店举行。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办副主任陈俊安、赵立渤,县政府副县长程春明,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文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杨岩彬,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办指导老师,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县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建强主持。





陈俊安指出




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全国家校(园)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依托《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周刊平台和专家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县域实施家校共育的新模式。要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就示范区创建,陈俊安强调,要参与全员化,校长总负责,教师齐动员,家长全参与。要过程可视化,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实施“家校(园)共育”工作,展现“家校(园)共育”的过程。要结果可量化,用积分制”量化”方式,贯穿项目评估全过程。

陈俊安要求




要当好孩子的“玩伴”,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指导、引导或疏导。要当好孩子的“学伴”,引导家长,陪伴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当好孩子的老师和朋友。要当好孩子“读伴”,教育引导学生以书为友,在阅读中升华心灵,提升能力。



程春明指出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承担着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校教育夯基、为社会教育筑基的多重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校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家庭教育列入每年的教育工作要点,加大投入、优化机制、营造氛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程春明要求

要把准立德树人的总方向,构建家校共育的大格局,创新携手育人的好机制,书写融合育人的新篇章。以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为契机,加快补齐我县教育的短板,实现家校携手、合作共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全县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冯文涛指出

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具备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汇集国内外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以信息化为手段,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新模式。申办这一国家级项目,既是教育局党组立足实际,补齐我县教育短板的应对之举,也是对标一流,实现教育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战略之举,对于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冯文涛强调

泽州教育系统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严格按照项目组要求,扎实工作、精准发力、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创建家校共育新机制,开创家校共育新格局,以优异成绩向项目办汇报,力争创成国家级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区,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提交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


刘建强提出三点要求

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区的创建,是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教育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全县教育系统未来的工作重点。

要准确把握核心内容要注重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家庭,走进家长,走进学生。要宣传家庭教育正确理念和知识,引导家庭教育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要提升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注册率、覆盖率,充分发挥试点校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常态化机制。

会上,大阳中学、金村小学、成庄矿小学、泊南小学、巴公镇中心园、周村镇中心园、大东沟镇中心园7所试点校汇报了近期工作。




各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校长;各乡镇初中校长;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学校校长(园长);各乡镇所在地小学校长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