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城市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中来思考,放在群众期盼中来谋划,以最大精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代化加速推进、特色化日渐彰显、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个性化需求努力满足,成为城区教育新亮点。
一、坚持“五育并举”,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围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提升育人水平,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坚持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明理启智育德,形成德育内容系统化、实现途径多元化。“十三五”期间,有26名学生分获省、市“美德少年”称号,60名学生获评省、市、区“新时代好少年”。晋城九中刘雨墨同学获评202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并参加中央电视总台先进事迹发布会,以其命名的“雨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文明品牌,辐射带动67支学校志愿服务分队,为晋城市成功创建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提升素质。坚持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校园足球、篮球、软式棒垒球、乒乓球等丰富校园生活,涌现出星河学校、晋城九中、凤鸣小学等一批体育项目特色校。每年举办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生文化节术节等,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涵养素质,培育特长。凤鸣小学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凤台小学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合唱曲目二等奖。坚持多元育人。推进学校“一宫一堂一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学校少年宫11个、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4个,培养心理咨询师22名。建成4个法治教育基地,拓展建立了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区小学生毕业合格率保持在100%,中考成绩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凤鸣中学二本B类以上达线85%,比十二五末提高了32.5个百分点,并首次实现600分大关“零”突破。
二、推进改革创新,涵养教育发展新动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结合城区实际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学更趋规范,活力全面彰显。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着眼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市区联动,全面实施“优质教育全覆盖”计划,开展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组建11个办学集团,以优质学校带动普通学校,以集团中心校为引领,同步开展文化创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研训等,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全覆盖,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现代学校管理改革。以落实《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为基础,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行学校章程管理,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科学化、特色化。凤鸣中学“双单三卡”教学、星河学校“人”字型教育、晋城八中家庭教育、晋城九中“和文化”教育、十三中“幸福教育”、古矿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凤矿小学养成教育、凤鸣小学体育活动等形成学校管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一全区教师编制管理,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动态调整,互补余额,按照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等情况,将岗位具体分配到学校,推进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校内竞聘教职工达95%,跨校竞聘教师111名,从超编学校分流教师28名,激活教师队伍新动力。
三、坚持夯基垒台,创新队伍管理新举措。育人先育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重培训,强管理,教师结构和素质日趋优化。注重“头雁”培养。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十三五”期间,选拔4名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公开竞聘选拔10名年轻优秀教师充实中学副校长队伍,做好后备领导培养。对33所学校校长进行调配交流。优化教师配置。2020年首次公开引进区域外优秀教师61名,扩大优质教师资源。“十三五”期间,招聘教师231名、招募“三支一扶”教师9名、签约公费师范生32名,接受师大顶岗支教大学生153名,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交流走教工作,交流人员达1302名,年均交流比例17%以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有共享。强化教师培训。年均投入教师培训经费120余万元,与北师大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师资整体素质。“十三五”期间,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100%,本科学历教师达77.8%,专科学历教师达93.6%,涌现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240余名,有120名教师获评区“百强名教师”。
四、强化协调发展,彰显教育服务新活力。坚持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学习需求。学前教育。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9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6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5.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5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中学硬软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办学规模,合理调配专业设置,为学生搭建起成才的“立交桥”。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6个百分点。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8559人次,社区培训461535人次,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112个。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教育公平新水平。坚持实施教育重点工程,改造提升薄弱学校,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不断提升,正朝着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教育工程气象新。“十三五”是全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的五年,投入5.5亿元,新建东南新区学校、西城小学、书院小学、花园小学、东后河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增轨制45轨,新增学位9810个。投资4890余万元改造提升薄弱学校基础设施项目63个。全区学校旧貌换新颜,让师生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梦想。信息技术助发展。新增教学仪器器材24555件、图书70461册、多媒体一体机402套、电脑545台,新装备计算机教室23个、科学实验室19个,建成5个标准化课堂录播室。5所学校建成市级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立开通城区网络教研平台、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云平台,逐步实现全区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安全发展保稳定。加强校园安全职责全员化管理,强化“三防”措施,提升“三防”能力,全区学校一键报警装置与110报警台联网,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并完成全区联网,配备专职保安160名,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演练和隐患整治常态化,18所学校建成省、市级平安校园。教育惠民促公平。从幼儿园到大学新生,各阶段贫困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免除全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达1195.41万元;幼儿到大学新生资助体系发放资助金额达5950.69万元;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资金达1550.74万元,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