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县校动态

古矿小学:构建“534”服务体系 打造课后“幸福时光”

发布时间:2023-03-23信息来源:晋城市城区古矿小学编辑:李 斌

有一种教育,快乐中收获知识

有一种服务,兴趣中点燃激情

有一种成长,优越中彰显个性

“双减”实施以来,古矿小学坚持从学情出发,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菜单式制定服务课程,个性化提供课后服务,积极建设聚焦“五化”、完善“三型”、强化“四要”的“534”课后服务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聚焦“五化”

构建课后服务模式









聚焦“覆盖化”




学校及时召开春季开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课后服务相关工作,提前制定课后服务工作计划,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学生自愿参加,确保新学期伊始学校立即投入服务状态,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学生。



聚焦“精准化”




坚持将课后服务时间精化为“三时段”:第一时段为作业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安排学生在校内完成或基本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提供解疑答惑服务;第二时段为社团时间,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教师专业特长、学生兴趣爱好等,以组建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发社团活动、兴趣活动和传统文化,涉及艺术、劳动、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第三时段为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家校交流时间。



聚焦“多样化”




围绕课程设计多样化,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打造特色课程。学校的剪纸课程、舞蹈课程、合唱课程、创客课程等获得家长广泛赞誉。



聚焦“规范化”




印发古矿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和《课后服务致家长的一封信》,规范和明确学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等,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负面清单,制定教师激励办法,保障课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聚焦“精细化”




坚持每天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对全校的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巡查,包组领导负责每个年级教师和学生到位情况、巡查班级纪律、处理突发情况、放学纪律等。每班安排教师值班,负责班级学生点名、记录情况、维持纪律、课辅答疑等。后勤、保安负责消杀、打扫、看护、维持校门口治安、车辆停放等工作。






完善“三型”

完善课后育人机制




古矿小学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电脑室、科技室、舞蹈室、合唱室、美术室等教学场所,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在“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打造“素养+学科”“素养+个性”“素养+普及”三型课程育人模式,实现在校课程与课后课程的全域覆盖。


“素养+学科”型课程




主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科底蕴。通过教师即时批改、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破解难点和困惑,让每个学生都能扎实地打好每科基础。




“素养+个性”型课程




注重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分为益智、雅行、健体三大类,开设手工、书法、绘画、合唱、舞蹈、创客等特色社团,涵盖了基础学科、自然科学、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版块,将课内与课外融合、书本与生活相连,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孩子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素养+普及”型课程




重视学生学科以外的素养提升,通过红色电影、阅读分享、花样跳绳、乐曲欣赏、手工剪纸、卫生清理等课程把体验式教育落到实处。





强化“四要”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宗旨要精准定位”





古矿小学校作为课后服务基地实验校,首批开设校内课后托管,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家长接孩子的困难;有利于保障学生有效完成家庭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出发做好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宗旨定位“三原则”:一是安全第一,做好学校放学时间和家长接送时间的有效衔接;二是作业优先,课后服务时间不讲授新课,将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作业作业作为“优先”任务;三是兴趣为本,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设计课后服务



强化“服务环节要精细管理”





为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后服务会议,让老师、学生、家长深入了解课后服务的课程时间、课程结构和课程特色,且完全自愿决定是否参加。为实现管理过程全覆盖、无疏漏,学校实行“一无三有”式安全管理,“一无”即做到家校“无”缝对接,各班级建立课后服务学生管理台账,健全请假制度。“三有”即做到服务张弛“有度”,确保学生心理安全;教师指导“有方”,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管理“有序”,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到学校保安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责任状。





强化“服务质量要优化提升”





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是否深入,取决于教师服务质量的优劣。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解读课后服务精神,完善课后服务方案及实施要求,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开展课后服务教师岗前培训,对每个时间节点要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一一进行指导与培训,以时间为节点制定服务“清单”。



强化“学生学习质量要提升”





实现“321”服务机制,学校在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的基础上,实现 “ 321”服务机制,即“ 三解决 ” “ 双覆盖 ” “ 一回归 ”。“三解决”:不仅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还要开设丰富的拓展活动,解决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不仅解决部分家长接学生的困难,还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受益群体;不仅解决减负问题,还要实现在校内提质增效的目标。“双覆盖”全校42个班级全覆盖,全校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一回归 ”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延伸,课后服务与日常教育工作一样,让孩子回归学校,缓解学生、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落实 “双减”政策,开展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难题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古矿小学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努力做好学生负担的“减法”和学生发展的“加法”,引导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幸福成长,更好地发挥教育服务百姓、学校服务社会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课后服务更有温度、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