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推动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创新,高平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微视频征集活动。
广大思政教师利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博物馆、文化场馆等校外思政教育资源,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生态文明、感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高平等主题,采取“沉浸式”“体验式”授课方式,坚持小切口讲大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将课堂知识具象化,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学设计

故事导入:首先呢,给大家讲个故事,上古时期有这样一位神之又神的人物,关于他的出生有这样的传说:五千多年前的一天,日月同辉,风和景明,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百鸟齐鸣,祥云齐聚,一个牛头人身的男婴诞生在了中华大地上, 他出生3天会说话,5天会走路,7天就长出了牙。成年后的他身高三米,隗硕奇特,却因为他的勤劳和智慧被推崇为了姜部落的首领。他就是掀开了农耕文明篇章的炎帝,也被炎黄子孙称为中华民族的共祖人皇神农氏。虽然炎帝形象奇特,身材魁梧,样貌看起来还有些吓人,可他却拥有着一颗最柔软最慈悲的心。部落里的百姓常年游猎生存,因为工具简陋和储藏的不足,很多人吃不饱,炎帝看在眼里日日思考如何解决大家填饱肚子的问题。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小鸟口衔一粒种子,忽然想到了如果可以种植这些种子,长出庄稼就能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了。于是炎帝悉心钻研,发明了五谷农业,他教大家耕田播种,带领大家制作了各种农具,修了水利,使人们的生活稳定了下来,部落不用再为生活四处迁徙了。也是因为这件事情,炎帝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神农。虽然不用再饿肚子了,可部落里的百姓会因为生病受伤得不到医治而死去。看着离开的先民,神农悲伤不已,他决定帮他们找到医治百姓的方法。神农受到了动物食草的启发,开始遍尝百草,亲自去体悟百草的药性,并把它们逐一记录了下来。一天他遇到了七十多种剧毒,生命危在旦夕,可恰好身边的灵芝救了他的命。虽然他知道自己游走在死亡的边缘,可看到百姓用他提供的药材康复了起来,便又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尝百草的探索之中,直到因为中毒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他用自己的柔软感知着百姓的疾苦,用自己的慈悲带领百姓吃饱穿暖,用自己的不畏生死为百姓找到了医病的良药。据说神农炎帝死后,被葬于今高平羊头山一带。
第一篇章:文化瑰宝 博大精深的炎帝文化
沿着历史的长河,追溯遗失的诗篇,每一处古迹都是时间的低语。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的安息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今天,行走的思政课第一站,老师带领同学们踏古寻韵,参观炎帝陵。大家首先参观了功德殿、始祖殿、五谷庙等标志性建筑,了解了神农炎帝开创农耕文明、尝百草首创医药,日中为市开创原始贸易,开启华夏农耕文明,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石等丰功伟绩。对炎帝时代的生活场景、社会制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这一刻,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灿烂,也更加珍惜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
接着,同学们被炎帝大殿所展示的“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系列所吸引,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赴台巡游神尊、台湾进献牌匾、寻根高平问祖炎帝系列活动展等,为同学们讲述了这些展览背后的故事,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亲情,大家纷纷表示:这一系列活动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第二篇章:古韵新篇 炎帝文化的当代价值
展开时代的画卷,每一抔泥土,都散发着现代化的芬芳。行走的思政课第二站,大家走进山西智创城,了解高平人民不断传承和创新炎帝文化,探索高平市转型发展路径的伟大实践。
大家首先对高平区域公共服务品牌“神农畦”展现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了何以高平宣传片
参观了五彩农业展厅和非遗展厅,进一步了解了高平五彩农业(白色的猪,黄色的梨,红色的薯,绿色的菜,彩色色的路绸)、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共富之路,直观感受了家乡的发展活力与繁荣景象,深刻领悟了炎帝文化对当代高平发展的重要价值。
第三篇章:生生不息 共筑文化自信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大力弘扬炎帝文化为源头的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有助于中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激活和延续炎帝文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传承中华文明,共筑文化自信。
691薛梦涵:脚踏山河堪纵海,心怀华夏可横空。这次“行走的思政课”,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的历史长河进行了一场深刻而震撼的对话,穿梭于古今之间,每一步都踏在了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脉络上。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在这一刻,都变得具象化,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自豪也油然而生。
691魏英麒:游历炎帝陵,从一座座宏大的神像中,我可以感受到炎帝的庄严与威武;从一墙一墙的壁画中,感受到了炎帝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惠民利民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在智创城,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高平人民的创新精神与高平的发展,行走的思政课,真正把思想的种子播散在了我的心里。
691黄晓雅:行走的思政课,让我们直观了解到了有关的炎帝文化和炎帝精神,在高平智创城中,我们看到了在课本上看不到的东西,真实的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激发了我的文化自豪感.通过此次活动,我坚信我一定会做一个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691司宸睿:今天参加了"行走的思政"这一活动,我感触颇多.第一站我们参观了炎帝陵,青砖大道,琉璃金瓦,红墙巍峨,高耸帝像,雕花斗拱,无不体现着高平炎帝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来到第二站智创城,我了解到高平本地的三项非遗,五彩农业,见证了高平的快速发展,从现实生活体悟炎帝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次活动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我对当今中国有了更深了解,受益非凡!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行走之旅,是发现之旅,是思考之旅,更是爱国、报国、强国之旅。把教室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心灵里面搞建设、为学生的信仰筑堤坝,大思政课”才能更好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铸魂育人。